中国地震局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深化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协议
6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地震局深化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协议》签署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出席签署仪式,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及双方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仪式。
郑国光指出,地震多、分布广、灾情重、影响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地震灾害风险不断升高。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调研时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为新时期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人命关天,安全至上,要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地震、气象、测绘、地质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地震局和国家安监总局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和防震减灾决策部署的必要举措。对于夯实防震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全面提升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与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郑国光表示,国家安监总局是全国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也是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重要成员单位。多年来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中国地震局是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是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挂靠单位,也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多年来,两部门通过合作在保障安全生产和防震减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建立了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完善了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时进行现场评估和灾后救援等各项工作。此次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既是长期友好合作的传承,更是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开端。中国地震局将与国家安监总局共同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地震灾害预报预警机制,严防地震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深化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交流,并开展装备配置标准研究;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实训基地和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地震紧急避险相关装备设备的技术合作;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的学术和技术交流;进一步深化两所局属大学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办学水平。并希望以此为契机,认真落实深化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协议,建立工作机制,按照要求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协议的贯彻落实工作。
孙华山表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对推动两个部门进一步深化合作,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他希望,一是推动协议尽快落地。两局所属有关单位加强协商研讨,对协议内容逐一深入研究,细化落实措施,推动其真正落到实处,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地震救援等工作提供准确全面的预报预警信息和应急资源的支持。二是建立日常联络机制。明确双方应急联动联络员和联系人,建立联络员会议等沟通协商机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共同开展联合调研、联合检查、联合演练等活动,提升联合指挥与救援的能力。三是推进基础信息的联通共享。尽快实现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强化震情灾情的信息共享。四是建立救援机制。一旦发生地震灾害或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双方应急管理部门迅速反应,协同指挥,及时部署应对措施,确保所属的救援队伍闻灾机动,切实做好地震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应对和灾害的处置工作。五是深入推动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查部门和地震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开展专业救援装备配置标准研究,组织业务培训和专家互动交流,提升应急救援培训的水平和效果,不断增强联合指挥与救援处置的能力。
签署仪式前,郑国光陪同孙华山一行参观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监测预报业务系统。